黄大年教授
黄大年教授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无私的爱国者、吉林大学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新兴交叉学部学部长,作为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国家深探专项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首席科学家,黄大年教授负责协调和组织管理我国跨部门和跨学科优势技术资源和团队,充分挖掘我国在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冷原子干涉原理技术、光纤技术和惯性技术等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成果并形成了技术能力,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技术瓶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是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
本周早会在我院党总支的带领下,全院观看了黄大年的先进事迹,感触颇深,作为一名优秀的海归教授,放弃了海外的优渥待遇,放弃了家乡中山大学的诚意邀请,最后选择了一所距家乡甚远的北方大学任教,这是一种怎样的报国胸怀?是一颗怎样的赤子之心?
影片中受采访的人员,无论教授、副教授、普通老师、学生无一不称颂他的勤恳;比起黄教授这个称呼,我更愿意称他为黄老师,他热衷专业、为人低调,不求功名利禄,不在乎工作环境,为了学术研究熬通宵是家常便饭,凡事为他人着想,由于时差原因,黄老师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与英国的沟通总是要等到深夜才进行。他的同事们经常说他简直是在不要命的工作,这句话虽短浅,却饱含了同事们的关爱和担心。
他为师如父;不仅在学业上毫无保留的授业解惑,在学生的生活上更是如父亲一般照顾着,学生没有钱考驾照,他出钱给考,学生没有笔记本电脑,他出钱给买,慈父般的关爱着他的每一位学生。
他专研科研如痴;为了不耽误白天的工作,出差始终赶当天最晚的午夜航班,为了实现祖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多处弯道超车,回国7年间带领由院士、大学校长、研究所所长等400多名高级别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协同攻关,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以他的团队研制出的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为标志,配备自主研制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我国的深部探测能力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际学界惊叹中国正式进入“深地时代”。
唱歌必唱爱国歌曲, 2013年参加庆祝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黄老师兴奋不已,当歌唱家唱起《祖国我慈祥的母亲》和《我爱你中国时》,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瞬间泪流满面。
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爱专业、爱岗位、爱同事、爱学生的老师,终于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多少惋惜多少痛心都无法表达国人的钦佩与哀思,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同志,这样无私奉献的事迹真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每一位公民去学习去颂扬。
黄老师您一路走好,黄老师永垂不朽。
纪录片《大年》讲述黄大年老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