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能在建党96周年之际,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分享我在红色圣地----遵义,的所见、所感。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县政协组织了赴遵义党性教育培训班,我有幸跟随这个培训班来到了我党我军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名城----遵义。一路上,看到、听到、体会到了许多,让我了解了历史,坚定了信念,受益匪浅。从遵义会议会址到红军烈士陵园,从苟坝会议会址到到青杠坡战斗遗址,一处处满载历史沧桑的旧址,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照片,一篇篇内容翔实的史料,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撼、心灵的涤荡和思想的净化。学习时间虽短,但感悟颇多,体会颇深。遵义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和革命先烈们就是在这里,在血雨腥风的斗争中,在“前有重兵堵截,后有大军围追”的时刻,凭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敌人进行着坚决斗争。遵义这片神奇的土地,它和中国革命史一起走进了我的心灵深处。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重温几个有特殊意义的历史事件。
现在大家看到的砖木结构, 用灰砖砌成的两层楼房,就是当年遵义会议会址。这里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的私人官邸。8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的一次会议改变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命运,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它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历史的教科书中永远有它的一页。80多年风雨飘摇,这座小楼所散发的红色精神,却随着时间的洗礼越发苍翠挺拔。
1934年1月中共六界五中全会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到变本加厉的推行。在这种错误的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中央红军原计划与红二,六方面军在湘西会师重新建建立革命根据地。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蒋介石洞察了红军的行动路线,他调集了50万兵力在湘江以南布置了第四道防线,企图全部消灭中央红军,1934年11月27日到12月1日,湘江战役打响了,战斗打了五天五夜,红军突破了蒋介石的防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南的企图,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湘江战役过后,红军人数也从出发时的8.6万人缩减到不足3万人,湘江战役场面相当惨烈,可谓是血流成河,死尸遍野,据当地人讲他们三年不饮湘江水,五年不吃湘江鱼。湘江战役战略上我们是胜利了但是是惨胜。湘江战役过后,党内很多高层就对博古的指挥提出质疑, 1934年12月12日在通道召开了通道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以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18日又在黎平召开了黎平会议,会上大多数人肯定了毛泽东的建议,确定了红军路线,此后毛泽东参与了最高领导层工作,31号又在猴场召开了会议,会上初步形成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中枢。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遵义。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把党的路线转移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向成熟的党的标志。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遵义记载了历史、也铸就了永放光芒的遵义精神。实践是不断前进的,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但永恒不变的却是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的遵义精神。遵义历史传承了中华历史,遵义精神丰富了中华精神。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后,又来到了下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烈士陵园。它是为纪念在遵义战役中牺牲的红军烈士而修建的。每到一处革命纪念地,我们就对中国革命多了一分了解。我们震惊于战争的残酷、革命的血腥、敌人的凶残,但更多是被革命志士的浩然正气、革命情怀、和对信仰的执着坚定,所折服。整个陵园,庄严肃穆。(插图:红军烈士陵园)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在红军烈士陵园兴建的别具特色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是1984年邓小平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碑身30米高,碑的顶端是5米高的镰刀锤子标志,一共35米高,寓意着1935年的那场战役,碑的外围大圆环上镶着28颗闪光的星,象征着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圆环由4个红军头像托着,寓意着红军威震四方。站在烈士纪念碑前,我的脚步轻轻,我的心情沉重,这是一片圣洁的净土,安放着先烈的英灵。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寄托我们的哀思,激扬我们的斗志。我们展开鲜红的党旗,再一次唱响国歌,再一次举起右手,发出最神圣最庄严的声音,在字字千钧的誓词中重温入党初心。此时此刻,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想到无数革命家和仁人志士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舍身忘我,浴血奋战时,对革命烈士敬仰之心油然而生。雄碑耸立,是他们高大的身影。溪水长流,是他们不朽的心灵。他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
在烈士墙边,当听到红花岗区委党校讲师讲述邓萍等同志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英雄事迹时,我感慨万千,动情处多次眼含热泪。邓平是在夜间侦查敌情时被流弹击中,牺牲时只有27岁,他也是红军长征牺牲的最高将领,烈士墙上最小的战士只有13岁,我虽然不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但我知道他们有共同的名字---红军,烈士,英雄。他们的名字历史必须铭记,忘记就等于背叛。无数革命先烈为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上下求索,矢志不渝,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我们敬仰无私奉献的英雄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让我们一起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向长眠于此的英烈们,表达深沉的哀思和无尽的怀念。烈士长存,丰碑永恒!
离开烈士陵园,我们来到了下一个革命圣地---苟坝会议会址。如果说通道会议,黎明会议,猴场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序幕,则苟坝会议就是遵义会议的闭幕式,是遵义会议的收官之作。一语道出了苟坝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历史地位。苟坝会议是红军长征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继遵义会议之后举行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苟坝会议会址,苟坝内有很多的革命历史遗迹:苟坝会议会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旧居等
1935年3月10日苟坝会议召开,专题讨论打不打打鼓新场问题,会议从早上开到深夜,毛泽东坚决反对攻打打鼓新场,其余所有人都赞成攻打,毛泽东来了脾气,对主持会议的张闻天说:“你们硬要打,我就不当这个前敌司令部政委了”说完转身离去,“少数应该服从多数,不干就不干”,在座首长毫不客气顶撞毛泽东,毛泽东离开会议之后,张闻天搞了个举手表决,结果把毛泽东这个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职务表决掉了,会后已是深夜,毛泽东独自一人打着马灯,去到周恩来住处,说服周恩来晚俩小时下发打鼓新场的作战命令,说服周恩来后又同周恩来一起去说服朱德,就在这两个小时内,我军截获敌军情报,蒋介石派滇军川军对红军进行合为,中央红军再一次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试想如果没有毛泽东当夜此行,历史的结局会改写成另外的样子,所以苟坝会议被称之为“毛泽东用马灯照亮中国的地方”。
遵义会议是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历史起点,苟坝会议则是毛泽东指挥全军的开端。这次会议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团,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如果没有苟坝会议的历史选择,就不会有三渡、四渡赤水的神来之笔。苟坝会议后,在毛泽东用兵如神的指挥下,中央红军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与40万国民党“追剿”军进行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战役,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避免了中央红军被消灭的危险。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苟坝会议是实现“四渡赤水”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苟坝会议虽然有8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它留给我们的:不怕孤立的坚持真理精神、革命利益第一的使命精神、敢于负责任的担当精神,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苟坝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党的这段历史,更加深了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并从中受到了新的启发和教育。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烈士无限的崇敬。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长江、黄河,因为你们满腔的热血而沸腾。巍巍昆仑、万里长城,因为你们豪迈的壮志而永恒!。
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革命先烈,点燃了爱国热情,切身感受了爱国主义将士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身临其境的体会了当年峥嵘岁月以及领袖们运筹帷幄的伟人风范,感悟着革命圣地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在屠刀面前没有屈服,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这就是革命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的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作为当代的共产党员,要深知革命的艰辛、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学习革命精神,不仅要学习他们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豁得出去,更要学习他们在干事业中沉得下身子、耐得住性子、守得住清贫的高贵品格,学习他们面对困境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各司其职、各尽其力、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团结。我们要把无私的爱奉献给我们的患者。我们要时时刻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昨天属于过去,明天会悄然来到,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以革命先烈的精神为指引,为民族医院辉煌的明天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