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感恩蓝天,鱼儿感恩江河,而我感恩生命中的每个人。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同事、家人,是她们伴随我的成长,关心我、包容我、支持我。是她们让我在成长中学会感恩,在感恩中更加成长。
感恩我的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感谢他们给予我日日夜夜无私的照顾、含辛茹苦将我养大,给了我衣食无忧的生活,虽然我的父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但她们对我的爱却一点也不少;还要感恩我的老师传授给我知识,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收获时给予我肯定和赞许,失意时给与我鼓励和安慰,尤其要感谢我的小学班主任李淑英老师,她的品格品质在我成长的道路中永远影响着我;更要感恩我的医院,感谢民族医院在我迷茫时接收了我,给我就业的机会,让我所学的护理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自幼身材矮小,貌不惊人,从来没有过别的女孩应有的自信。大学刚毕业时,每天都奔波在大城市的医院投简历,心想:上学期间得过奖学金、三好学生等十几个证书,怎么也能找到一份工作。可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现实社会是残酷的,每次都被第一门槛身高筛下来。几经周折,我已经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至感到很自卑。身高和外貌都是先天的,纵使我怎么努力也是不能改变的。
2011年正月,在亲人的介绍下,来民族医院护理部递交了一份我的简历。这一次,幸运之神终于降临到了我的身上。2011年2月17日,恰逢正月十五,成为我一生中永远难忘的日子,我被安排在妇产科工作,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穿上崭新的白大衣,奔走在清洁的走廊里,阳光洒在宽敞的病房,心里说不出的喜悦与满足。还记得上班的第一天,樊护士长亲切的接待了我,范姐热情的教我去病房为患者输液,我的心里暖暖的。心想这里的领导同事真好,我一定要好好努力工作。经过一个多月对医院工作的熟悉,我被护理部分配到内一科工作。当时回家真是偷偷的哭了好几天,因为内科病种杂、药品多、抢救多,我真的怕自己不能胜任。但在李护士长安慰鼓励之余继而又给我施加压力后,我每天都很刻苦,努力加快学习的脚步,结果很快就适应并且很喜欢内科的工作。虽然工作忙点累点,但同事们都很团结协作,让我在这个集体中工作的很快乐。
随着医院迅速地发展,2015年9月我有幸被选取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介入护理,听到这个消息真是喜忧参半,一面放不下家里不到三周岁的孩子,一面又渴望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但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去学习。因为当年医院毫不犹豫的接受我,我没有什么才能,除了好好工作没有什么能够回报医院的,在医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应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一次,短短的三个月时间,让自己又开了眼界,学了不少知识。
学习回来后,介入科还没有尽快的开展。我就开始了轮转科室生活。从内一到内二,再从内二到内一,再后来又去儿科,不知道轮转了几次,就这样飘荡在各个楼层。有的同事问我:“你现在在哪科呢?”我说:“我现在在这个科,一会我也不知道在哪个科。反正哪个科患者多我就在哪,随时接到护理部通知就走。”在刚开始的几个星期里,我有想过去找领导,央求领导让我在一个科室稳定的工作,等待介入的成立。但是我又一想,如果被调动的不是我,是别人,也不会愿意去。别人成了我的替罪羊。已所不欲,还要施加给别人,我不能这样做。再说医院护理队伍缺人手,我不能因为这点个人小利益去给领导添麻烦。民族医院接受我给我一份安稳的收入,让我的生活来源有了保障,我心中的感恩,就应该这样回馈给医院。我要好好工作,让领导省心、放心。这样的轮转生活伴随了我一年,虽然辛苦,但却让我认识了更多的同事,收获了更多让我学以致用的宝贵财富。我看到了每个科室不同管理者的管理特色,感受到了我所融入的不同集体中同事们的那种团结,学会了多种疾病的护理以及与不同人群患者的沟通技巧。在成长中我学会了更加感恩,在感恩中使自己成长。
2017年11月,我荣幸的被任命为儿科副护士长。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好事我有点不知所措。惊喜之余,我倍感压力很大。儿科群体不像普通患者,从技术到沟通都难于普通病人。但看到儿科郑姐把科室管理得井井有条,我愿意跟她学习、协助管理儿科。化压力为动力,细心的从每天的点点滴滴做起,争取早日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水平,完善自己,更好的为民族医院服务!
转眼间,来民族医院已经六年多了,虽然自己成长了许多,但仍觉得自己的身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有些事、有些话总是默默地藏在心底,不善言表。一路走来,感恩生命中的每个人对我的宽容与教导、包容与理解,我会更加努力!加油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