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患者亲送感谢信——民族医院让我的眼睛亮起来了
发布时间:2017-11-27  点击量:

blob.png

我叫王新锐,是退休教师,因患眼疾来到伊通县民族医院就诊,做白内障手术,在住院治疗期间,我身临其境见证了眼科医护人员的一些让人称赞的人和事,所以告知朋友,为他们点赞!

走到眼科诊室,就看到一位中年的女医生耐心,详细地给一位身着朴素的老年人讲眼病的治疗方案,说的很亲切而又有道理。给我看眼睛时,和蔼可亲,检查认真,技术精良,还不时地指导身边的大夫。后来才知道她就是眼科的郝主任,所以在我心中产生了信任和敬意,决定在此治疗我的眼疾。

入院后,有病房大夫小褚医生,小伙更是温和有礼,视患者为亲人,细致的检查身体,耐心地说明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术前术后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手术室里,更有一位技术精湛的主刀大夫马医生,在给我手术期间,温和告诫我注意事项,要积极配合,放松心态。他手法娴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做完了手术。而且还不疼,做完之后也没疼,效果非常好!还有一件值得我敬佩的是,在我手术前面他给一位聋哑人在手术,他听不见说话也不会说话,给他做手术的难度该有多么大,那也没难住马大夫,手术做的很成功。

再说一说这里的护士吧,她们在护士长带领下,视患者为亲人,她们称呼患者都是面带微笑地叫“大爷、大娘”的,不嫌麻烦,不嫌脏,服务周到。值得称赞的还有一位李佰华护士长,不只有美丽的外表,更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灵。工作认真负责,她还主动护理聋哑人进手术室,还主动学习聋哑人的手语。说进手术室方便与他交流,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做好手术。

术后的第二天,摘掉眼罩的那一刻,感觉效果非常好,看东西清亮鲜艳很多,真是心情很是敞亮和舒畅,尤其是给聋哑人摘下眼罩的那一刻,他立刻从凳子上站起来,手舞足蹈,口中发出“啊...啊...”的声音(他原来两眼视力很模糊),感动在场的所有人,从他口中发出的一个“啊”字,真的是难以用中国的词语能表达出他的心和感谢之情!我们其他几位患者也对手术特别满意,手术很成功,太好了,还没花多少钱,农合的全是免费的,有一位患者用最朴实的东北话说了句“这时候太好了!”

这一句“这时候太好了”充分表达了我们患者对眼科医护人员的感谢和挚爱;“这时候太好了”表明了我们家乡有这么好的医院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时候太好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主和农村医保政策大快人心!这就是我在县民族医院的真实见证,这些人和事都是我亲身经历的,难道你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他们的事迹而点赞吗?